日报介绍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广州疫情中的23个戳心瞬间广州日报 [复制链接]

1#
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医院疗效最好 https://wapyyk.39.net/bj/zhuanke/89ac7.html

时光飞逝。

从5月21日算起,广州这波疫情已过去十多天了。

十多天里,我们看到了太多人——

“白衣战士”、红色突击队、一线民警、志愿者、物管人员、社区工作者、地铁安检员、公交车司机、媒体记者……

还有,宅在家里的人,做核酸检测的人,打疫苗的人;汗流浃背的人,凌晨四点不睡的人,在风雨中执勤的人……

城市即人,人就是力量。

正是千千万万个“你我”,构成了“我们”。

正是我们,守卫着广州这个家。

微光点点,聚而成炬。十多天里,或骄阳似火,或雷雨骤至。我们记录下这些“微光”,当然又何止这些微光?

1.

这是一个背影。

5月21日,广州荔湾出现首例本土确诊病例。重点区域核酸检测迅速启动。当晚,这张照片在朋友圈疯传。

人们点赞这是广州的“最美背影”。(广州日报·新花城记者吴多)

2.

5月24日,瑞宝街党群服务中心新开设疫苗接种点志愿服务。已经退休的琼姨第一时间报名。

她说:“不要看我年纪大,只要我做志愿服务就不感觉到累。”(广州日报·新花城记者廖靖文)

3.

5月26日,荔湾决定在5月26日至27日在全区开展全员核酸检测。

这是凌晨四点的荔湾。(图/广州日报·新花城记者廖雪明)

4.

5月27日中午,荔湾区上下九广场临时检测点。

一批医护人员完成任务,迎来了休整的时间。在脱下防护服之前,他们决定拍张照片,留作纪念。(图/广州日报·新花城记者廖雪明)

5.

发现了吗?这是一幅关于睡姿的照片。

在晓港湾核酸检测点,一名志愿者坐下来休息一下,但因为太累,顷刻间就睡着了。(图/广州日报·新花城记者苏俊杰)

6.

5月27日下午,南沙区卫生健康局接到通知,要求抽调采样人员支援荔湾区全员核酸采样。

次日早上6:30,他们坐上了出发的大巴!(图/广州日报·新花城记者董业衡耿旭静通讯员南沙区卫健局)

7.

你为我保驾护航,我为你撑伞挡雨。

5月29日下午,滨江街。当大雨袭来,有街坊主动为检测点现场执勤的民警撑起一把伞。(图/广州日报·新花城记者苏俊杰)

8.

因为天气炎热,红色突击队队员的衣服上留下了明显的汗渍。(广州日报·新花城记者黎慧莹通讯员穗直宣)

9.

“我马上到”“通宵也可以”“我也可以通宵”“我也可以”“我也可以”……

5月30日,#广州志愿者群聊记录看哭了#上了热搜。志愿者们的回复,让无数网友泪奔。

10.

荔湾区突降暴雨,在中海花湾一号小区门口的核酸检测点,一名女警任雨水“在脸上胡乱地拍”。(图/广州日报·新花城记者李栋通讯员公新文)

11.

27日凌晨,社工仍在坚守。

累了,就坐下休息一会儿再继续。

12.

在越秀梅东社区,一些老人因行动不便无法前往现场进行检测。

核酸采集队的队员们,身穿防护服来到了老人家里,确保不漏一人。(图/广州日报·新花城记者任珊珊通讯员黄睿、张阳)

13.

5月31日下午,天气突变。眼看遮阳棚摇摇欲坠,市残联党员突击队队员皮卫雄冲上去,顶住了棚架。(广州日报·新花城记者黎慧莹通讯员穗直宣)

14.

这是荔湾区街坊阿强的一则朋友圈。

那天,他看到医务人员一个个通宵奋战,社区工作者全程支援,可等候核酸采样的人依旧黑压压一片。

他向社工要了一身黄马甲,上了一线。(图/广州日报·新花城记者莫伟浓)

15.

这是医护人员的一双手。

它们被闷在橡胶手套里,被汗水泡得发白、发皱。(图/广州日报·新花城记者邱伟荣通讯员花卫健宣)

16.

白天,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医院上班。每天下班后,她都要匆匆回到社区做志愿者,一直干到晚上十点半。她说,在特殊时期,要“保护大家先”。文/广州日报·新花城记者任珊珊通讯员王聪、吕星、陈鋆

17.

在广钢新城,很多小区设置了物资放置点。

身穿防护服的物管以及志愿者,会负责把物资送到小区居民手中。(图/广州日报·新花城记者廖雪明)

18.

广州市检察院党员突击队连续坚守岗位21小时。这是队员们的一餐饭。(图/广州日报·新花城记者李斌通讯员穗检宣)

19.

这是一个高三女生写给医务人员的感谢信。

5月30,在荔湾区翠竹苑社区核酸检测点,高三女生马同学拿出一封准备好的信,递给医务人员。

她说:“这几天还有雷雨天气,就想着医务人员非常辛苦。我自己做不了什么,写这封信,只想传递一份加油打气,能给医务人员一点点温暖也是好的。”(广州日报·新花城记者谢泽楷)

20.

5月31日,海珠区南华西街。暴雨来袭,为了防止医护人员的工具被淋湿,一些党员突击队队员用身体撑起遮雨棚。(图/广州日报·新花城记者杜娟通讯员江咏妍)

21.

很多小朋友做核酸检测时都比较紧张,需要医护人员加倍耐心。(图/广州日报·新花城记者苏俊杰、廖靖文)

22.

市直机关工委发出组建党员突击队的倡议,短短1小时便有名党员响应。

队员们累了就在墙边歇一歇,困了就相互靠在一起眯一会儿。(广州日报·新花城记者黎慧莹通讯员穗直宣)

23.

在核酸采样工作现场,许多热心市民送来消暑饮品.更有市民亲自采购冰块,在驻点周围堆起“冰块阵”,为采样队员消暑降温。(图/广州日报·新花城记者任珊珊通讯员黄睿、张阳)

文、编/广州日报评论员夏振彬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